第81节(1 / 2)

三线轮回 尾鱼 2163 字 4天前

易飒目瞪口呆地走上前去。

走近了才看清,不是布匹,是息壤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小六边形挤挤挨挨,像蜂窝里单个的巢房,无数巢房汇聚成从顶至底的板状巢脾,一幅幅的巢脾又构成了整个大的“蜂巢”。

或者更确切地说,息巢。

息壤的光烁动不定,每个巢房里都躺了人。

抬头看,姜孝广的尸体正被那条息壤带着,缩向高处的一个巢房,太高了,这个角度看,他的尸体像个豆荚,那条息壤像连着豆荚的细茎。

易飒的脑子里一片混沌,近乎机械地走在巢房旁,像误入了无边无际的巨型货舱,身侧的货架接天连地,迫得人喘不过起来。

她朝巢房里看。

这一片,都是青壮年的男人,尸体保存得倒还好,效果跟养尸囦差不多,穿的都是古装,看上去像战袍,有些人要害处,还插着箭羽兵刀。

这是……朱元璋鄱阳湖破陈友谅?

水鬼对江流很熟悉,对挂水湖上的战事也了如指掌:元朝末年,群雄逐鹿,到末了,只剩下两支起义军争夺天下,一支是朱元璋的明军,另一支就是陈友谅的汉军。

当时,决定朱元璋胜出的最关键一战就是鄱阳湖水战,明军二十万,而汉军号称六十万,这场对阵被称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结果是朱元璋以少胜多,定了后续的天下大势。

不过鄱阳湖边的传说里,朱元璋是得了神助,据说水战中,他几乎兵败被俘,这时候,水底有巨鼋出现,救他于危难之中,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感谢巨鼋搭救之恩,封它为“定江王”,还在湖边建了定江王庙。

这定江王庙,就是现在的老爷庙。

这些青壮年的男人,服饰古旧,数量庞大,莫非是鄱阳湖水战中沉湖的明军或者汉军?

易飒转过一扇巢脾。

这一排又不同,有男有女,似乎是湖上讨生活的渔民,赤脚短打,有的裹头巾,有的剃光半个脑壳,盘辫子。

再转一扇,意外地看到疑似日本人,穿皮靴、白衬衫,腰扎皮带,也有穿军服的。

一路看下去,又看到服装趋现代的,汗衫、胶鞋、带条纹的运动裤……

易飒隐隐有种感觉。

这是一直以来,在这片水域出事的遇难者,不敢说是所有人,至少是很大一部分。

怎么会这样规规整整、有序有列地排在这呢?

难道说,息壤在给这些人收葬?

水鬼素有“敬死”的习惯,死于风波恶浪的人,尸体能被妥善安置,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这情形,怎么想怎么不像……

易飒脑子里忽然爆出一线火花。

它们。

它们来了。

她蓦地毛骨悚然。

这“它们”,指的会是这些人吗?这种被储备的架势,不像是要长久安眠,反而更像蓄势待发。

它们来了,是指要死而复生?

也说不通啊,一小部分人想求长生可以理解,但这些巢房里的人,从古到今,毫无共性,为什么要收拢在一起复生呢?

正思忖着,背脊忽然一紧。

她听到了铁链慢慢拖动的声音。

铁链?

易飒心里一动。

是姜骏吗?应该是,在湖底时,她看到他腰间缠了铁链,而且是锁住的,没有钥匙或者趁手的工具的话,根本解不下来。

是他在走动吗?

第67章

易飒仔细辨别这声音的来源、方向,然后慢慢后退。

她不敢贸然出去,听宗杭的说法,易萧虽然变得面目丑陋,但沟通上没问题,可姜骏是个什么情形就难说了,更何况她一直叫的“小姜哥哥”是假的,跟正主算是从无交情……

最好能先暗中观察,再伺机而动。

易飒屏息绕过一扇巢脾的边端,探头时,看到铁链的尾梢正从另一端隐过。

也就是说,两人现在的位置,恰好在一扇巢脾的两头,行进方向也正相反,想跟踪姜骏,她得先到另一端。

易飒动作尽量放轻,加快速度,赶到另一端时,背贴巢房定了定神,一咬牙又探头。

看到的还是铁链尾梢,拐了个弯,进了两扇巢脾间的夹道。

易飒心跳得厉害,不过到这份上,后退也无路了,她紧走两步,闪身到其中一扇巢脾的端头,攥紧匕首,再次小心探头……

不是人在走!

还是息壤,拖着一具尸体,打眼看去,那尸体只穿了条大裤衩,腰间缀一条长长的铁链。

这打扮,跟姜骏是一样的。

所以,继姜孝广之后,姜骏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