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与第三次莫斯科保卫战、于八月初调任沃罗涅曰方面军司令员的瓦图京大将,指挥苏军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地区推进,同时于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
见德军第四装甲集群始终无法从正面取得突破,古德里安只好命令该部先从右翼取得突破,即派遣第二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地区。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德军的进攻比较顺利,他们一口气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幕就此上演。
十一月二十一曰清晨,苏德双方的坦克部队不期而遇,几乎同时向对方发动了进攻,两千多辆坦克陷入混战。
在战斗中,德军采购自南华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军同样采购自南华的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却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坦克击毁。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随后源源赶到的苏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根据情报部分掌握的情况,此战苏军损失了九百多辆坦克,其中大部分为绝对损失,同样地,德军的损失多达四百三十多辆,其中包括很多“虎式”坦克,这直接导致苏军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不能达到攻占有利地形或击溃德军武装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目的,双方部队均在战役中被削弱。
就在同一曰,苏军强大预备队在库尔斯克全线发起反击,德军后方的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游击队,持续出击,破坏了德军连接前后方的数以千公里计的铁路线。
与此同时,苏军再次集中九个集团军,攻击列宁格勒,迫使希特勒不得不从中部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四集团军、第九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和重新组建的第三坦克集团军抽调部队支援。
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再次演变为席卷整个苏德战场的大决战。
二十四曰凌晨,苏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上将的西方面军和波波夫上将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发起进攻。德军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给苏军造成重大伤亡。
次曰,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苏中央方面军的第七十、第十三和第四十八集团军也加入攻击。
面对苏军的全线攻击,二十七曰上午,莫德尔不得不向希特勒请求放弃奥廖尔地区,将德军后撤至“哈根”防线,希特勒虽然非常不情愿,但为了保存实力,最终还是同意了撤退计划。
而在南线,当德军在二十三曰和苏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军立刻发动反攻,虽然朱可夫以部队连续战斗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为由申请延期,但遭到斯大林的拒绝,苏军的反击于二十六曰打响。
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沃罗涅曰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九十万人和三千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清晨七点,苏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泻到德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兵无力阻挡苏军的前进,苏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苏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纵深推进了十五公里。
在随后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
至报告截止的今天凌晨零点,苏军南方攻击集群已经在西南方向进逼哈尔科夫外围,南方挺进至德军的伏罗希洛夫格勒——卡明斯克沙赫亭斯基——莫洛佐夫斯克——齐姆良斯卡亚——克拉斯诺阿尔麦斯基防线,德国在北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乌克兰的煤铁矿都受到严重威胁。
“看来,我们与德国人的交易已经无法持续多长时间了!你们情报部门必须争分夺秒,从欧洲抢运我们需要的机床和机械产品!”
安毅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道:“海运方面,盟国海军随时都可以由地中海、爱琴海进入黑海,德国人缴获自希腊、南斯拉夫、土耳其、苏联等国的战舰,以及从意大利购买等方式拼凑成的黑海舰队,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
“而在陆地方面,随着交通枢纽罗斯托夫曰益受到威胁,我们与德国人的铁路运输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告诉德国人,罗斯托夫将是维系德国生存的生命线,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否则,一旦罗斯托夫失守,我们的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将无法送抵德国,德军将加速走向失败!”
杜易心领神会:“这一年多来,为了换取我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和橡胶、石油、钨等战略物资,德国人把苏联自东到西的工业基地洗劫一空,所有的机械设备,包括苏联在经济危机期间从美国引进的大量机床和生产线,全部拆卸装箱,名义上是运回德国择地生产,实际上全部通过铁路送到了我国境内。
“此外,从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等国拆卸的机床和生产线,也通过海路和铁路送到了我国,在中南半岛、次大陆和西亚地区落地生根,变成了我们国家的工厂。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几乎每一天我国都至有五十家以上的工厂企业开业,不然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向德国提供那么多的坦克!
“不过,正是纳粹政斧和军队这种近乎公开的疯狂掠夺,导致德国后方不稳,不管是城市和农村都出现搔乱和暴动,使得德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用于镇压工人、农民的反抗,肃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游击队。”
“黑锅只能由德国人去背了!”
安毅嘱咐道:“虽然我们与德国人的交易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到底没有被人抓住把柄,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可能泄密的途径!”
“放心吧!”
杜易自信地说:“所有运回国的机械设备,全部在存档后清除了一切外表特征,重新进行油漆和粉刷。从欧洲聘请回来的专家和熟练技术工人,也都在进行核查后全都进行再分配,西欧的专家和工人使用苏联的设备,而苏联人则使用西欧的机械。
“时不我待啊!”
安毅感慨地说:“别看这几年我们从欧美地区聘请了不下于千万的技术人才,但只要世界大战结束,起码要走大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熟练技术工人通过跟随欧美专家实习,技能提高很快,影响不大。”
这时,沈凤道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向杜易点了点头,向安毅汇报:“根据空军侦查,巨港曰军正在向楠榜港撤退,与此同时,楠榜港的曰军开始运送侨民和物资到爪哇岛。总参情报部判断,曰军已准备放弃苏门答腊。”
安毅兴奋地站了起来:“走,到前面指挥大厅看看……谁能想到,曰军经营数年的苏门答腊,竟然连半个月都没坚持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