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5079 字 25天前

商毅微微一笑,道:“不过是谁想出了这招战术,西军之中还有这样的将材吗?”心中一动,忽然问道:“成进,你打听清楚没有,贼军的主将是谁?”

成进道:“我们问过俘虏,贼军的主将是张献忠的二个养子,叫孙可望和李定国。”

商毅呵呵一笑,道:“原来李定国,果然是他,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李定国又是一个历史著名人物。在清军入关之后,汉族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忠义而着称,真正称得上名将其实并不算多,严格来说,只有李定国一个人。包括收台弯的郑成功,虽然可以称为民族英雄,但离名将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到了南明后期,李定国和郑成功堪称擎天双柱;一西一东,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而以战功论,郑成功多以海战为主,在明末所有将领中,只有李定国能够指挥军队,组织大规模运动战和歼灭战,敢和八旗劲旅死磕,李定国曾经两蹶清朝名王,使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只不过现在的李定国,还远未成名,仅仅只是张献忠手下一将。

成进也不禁十分诧异,道:“大大,你怎么就能断定是李定国,而不是孙可望想出的侧面进攻之计呢?”

商毅笑道:“这是张献忠唯一强过李自成的地方,就是因为他手下有个李定国。”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五十七章 进取汉阳府(一)

第二天又经过了一天的忙碌,商家军所有人马物资都以经渡过了汉江,在蔡甸镇驻。全军共有三团、五团,两个骑兵连,一个侦察兵连。共计人马七千五百多人。另有辅兵,杂役一千五百余人。

看着商家军都渡过了汉江,李定国和孙可望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两人也暂时放下了争执,分兵两路,分别对蔡甸镇和江滩阵地发动进攻。

不过商毅对此也早有准备,不等西军的人马到,派成进带领三团,去攻取汉阳府,给西军来了个围魏救赵。

李定国和孙可望得知之后,也都大吃一惊,也不顾再进攻商家军,急忙回兵去救援汉阳府。结果在半路上丈遇到了商家军的阻击。而商毅又命罗远斌带领五团,从西军背后杀上,两下夹攻,又将西军杀得大败,当场拆兵六千余众,被俘多达千余人。孙可望和李定国只得绕道逃回汉阳府,闭门不出,同时派人向张献忠救求,请张献忠迅发兵过江。

但就在第二天,商家军就对汉阳府发动了进攻。

自从南下以来,商家军连战连胜,一路势如破竹。不过虽然也攻克了不少城池,但基本都是靠偷袭,或是靠商家军的威势力,逼使对方弃城而逃。但强行攻打一座城池,还从来没有过,而汉阳府就将是商家军南下强攻的第一座城池。

这时西军还剩下二万多人马,兵力远比商家军多。但经过了两天的激战之后,西军早就被商家军杀破了胆,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就连李定国也丧失了与商家军作战的信心,因此在商家军的人马到达汉阳府城下之后,西军全都躲在城里,四门紧闭,加紧防守。

汉阳府位于长江和汉水的夹角处,城墙也是依水伴江而建,因此四面有两面临水,西南两面是旱门,而东北两面是水门。商家军主攻的方向就是西门。商家军的人马离城墙约三百步的距离布好阵式。商毅站在指挥车上,用望远镜观察汉阳府的城墙。

汉阳府的城墙高约四丈,横向展开约有二里多远。正中城门位置有城楼,在城门两侧各有两个马面,两边的城角位置有塔楼。城外的羊马墙由于多年没有维修,大部份都不在了,而少数部份也只剩下小半截。

商毅点了点头,对身边的成进道:“不理其他的地方,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对准城楼的地方开火。等打开城门之后,再派火枪兵冲进城去。”

成进道:“是。”然后转身下了指挥车。立刻吩咐士兵们准备火炮。

不一会儿,三团所属的二门两千斤红夷大炮,二门一千斤红夷大炮,三门一号佛朗机炮,四门二号佛朗机炮,三门三号佛朗机炮,六门虎蹲炮全部都以经布置完毕。除了虎蹲炮的射程太短,无法在现有的距离内打到城墙,其他的十四门火炮全都以经调整好了发射和角度,并填装好了火药和实心弹。

火炮营的营长一声令下,十四门火炮的炮手们立刻点燃了引线。

“轰——轰——轰——轰——”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耳膜生疼,在城楼上指挥防守李定国和孙可望觉得城墙仿佛都颤动了一样。

十四颗实心弹在八颗砸到城墙上,将城墙砸出大小不同的坑道,而目在坑道边缘,布满了裂纹。另有四颗击中了城门,震得城门“咚、咚”作响,激得灰尘簌簌直落。虽然城门是用半尺厚的木板,还包上了铁皮,但依然出现了几道裂纹。而还有两颗直接就落到了城楼上,只打得城楼的门窗破裂,木屑乱飞。还砸死了几名士兵。也吓得在城楼上的其他士兵纷纷躲藏。

李定国和孙可望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被商家军这种攻城战术感到震惊。在李定国看来,攻城应该是靠近城墙,架上云梯或者是塔车,然后向上攀爬进攻,明白就是拿人向上堆,拿人命换城池。因此攻城战往往也是损失最大的。一般的将领都会尽量避免攻城战。而商家军则完全颠覆了李定国的这种传统观念,人马根本就不靠近城墙,远远的就拿火炮轰,看样子是打算硬生生将城门给轰开。心里也不禁惊骇无比,攻城战还可以这样打的吗?

自从袁崇焕取得了关宁大捷之后,明朝就将火炮的运用,一直定位于是守城利器,事实上袁崇焕的关宁大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一战中用火炮重创了努尔哈赤,使其伤重不治而亡。本身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此以后袁崇焕本人也因此制定出“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也成为明朝军方的火炮使用原则,即使是在袁崇焕死后,这个战术原则也没有改变。

而这个战术的结果,也造成了明朝在最后二三十多年里,不仅一味追求大口径的重型火炮,忽视了中轻型火炮和火枪的制造和发展以及运用。而且在事实上,还将重型火炮的使用和发展,推进了一个战略误区。

事实上重炮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在守城上,恰恰是攻城。

像红夷大炮这样的重型火炮,威力确实巨大,用于野战,则笨重不堪,运输不便,而用于守城,又因为这个时代黑火药的功能不大,就算是使用霰弹,但杀伤力也只是集中在一个较小区域,作用也确实是有限。而且如果攻击方对城池进行长期围困,那有红夷大炮也没用了。

在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守大凌河,守锦州的两战中,尽管明军都拥有大量的红夷大炮,但清军却釆用长期困守,围而不攻,围城打援等战术,结果这两次围城的结果都是以祖大寿粮尽援绝,最后投降而告终,结果是把大批制作精良的红夷大炮白白送给了后金而已。反而成为清军攻破明朝坚城最有力的武器。

因为红夷大炮用于攻城,却能够充份发挥它射程远,冲击力大的优势,用来攻击城楼、城墙可以压制城头的抵抗力量,轰击城门,又能为攻城的士兵打开缺口。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命向城上填。一些原先看来无法攻克的城池,却都能攻克了。

在近现代战争中,自从有了火炮之后,就不乏有用重型火炮击溃敌军的防守阵地、城墙、要塞等,而取得胜利的战例,其中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在一战中,德军使用大贝尔塔巨炮,攻克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

这一点清人就非常清楚的,天聪七年,祝世昌给皇太极的一份奏疏里说:“自古攻守,全用火器,如鸟枪、三眼枪、百子铳、佛郎机、二将军、三将军、发炮之类,用之城上防守极好。若攻打城池,必须红衣大炮。”在崇祯十三年(1639年)的松锦之战,后来南明弘治二年(1646年)的扬州之战,江阴之战中,清军能够攻破城池,红夷大炮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致可以说,如果清军没有红夷大炮,很难横扫南明。

商毅当然熟知近现代的战例和各种武器的运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注意掌握主动权,因此在组建商家军时,就是以火枪和中小型火炮为主,但也不放弃重型火炮。但商毅并不把红夷大炮当守城利器来使,并且改进红夷大炮的炮车,尽量减少它运输的困难,因为这大家伙在攻城的时候,还是有大用处。

而这一次进攻汉阳府,就是商毅试验红夷大炮在攻城中运用方法的一个试验场。

十四门火炮连续不断后喷出火舌,发现怒吼,将炮弹无情的射向汉阳府的城墙、城楼、城门上。在连续七八轮轰击之后,城墙是中弹最多的,在汉阳府城门附近的城墙上,以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几十凹凸不平的大坑,而城墙上的裂纹,己是密如蛛网一般。

城楼同样也遭到了十几下炮击,墙壁被打裂出几个大洞,连屋顶都被砸塌了两块,城楼内的房间里更是一遍狼籍,己有二十多名士兵丧命。而汉阳城里的守军这时根本就不敢在城楼上站着了,纷纷向两侧退让,就连李定国和孙可望也退避到一边,整个城楼几乎就是不设防的。

其实火炮重点打击的还是城门,尽管这个时代火炮的精确度并不高,但因为距离近,目标集中,因此在每一轮轰击中,总也会有三四颗炮弹击中城门,因此六七轮下来,城门上也挨了二十几下,在城门上以经眀显的出现了四五处凹陷的地方。如果在城门洞里,看城门的背面,就可以发现,城门上以出现了多处地方木裂,而且门栓都以经弯曲变形了。

商毅一直在指挥车上看着炮击的效果,不得不说,红夷大炮确实是攻城的好武器,他看得很清楚,红夷大炮对城墙造成的伤害,要比佛郎机炮大得多。这还是自己只有四门红夷大炮,如果有四十门红夷大炮齐射,就是将城墙轰开一个缺口,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火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区别。

不过现在看来,轰开城门以经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了,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命一个营的火枪兵带着虎蹲炮,向城门推进,准备去抢夺城门,而另一个营的火枪兵沿城墙射击,清除两侧的守军。

“轰——”

又是一声巨响,两颗红夷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几乎同时击中了城门,本来就以经不堪重负的门栓终于应断裂,汉阳城的城门,左右分开。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五十八章 进取汉阳府(二)

“快跑啊!商家军进城了。”

“跑呀!大家都跑呀!商家军杀进来了。”

城门被火炮轰开之,守军仅有的一点抵抗意志也彻底烟消云散,西军乌合之众的本质也完全暴露无疑,西军士兵们根本就不管两名主将的吩咐,纷纷从城墙上逃了下来,向另一个旱门南门逃窜,城中顿时乱成了一团。因此当商家军的士兵杀入汉阳府城中的时候,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而孙可望和李定国也知道大势己去,如果再不逃走,只怕就逃不掉,因此两人也离开了西门,因此汉阳城中就有码头,西军的船只都停泊在那里,因此两人带领着身边的千余名亲随士兵也在向城中的码头方向逃窜而去,准备乘船渡过长江,逃回武昌府去。

但走了一阵之后,两人发现通向码头的大道人满为患,以经被堵得水泄不通,根本难以通行。

原来绝大部份士兵们也知道乘船可以逃离汉阳府,因此也都纷纷向码头方向逃窜,但汉阳府城中的码头又能有多大,近二万多人都想乘船离开,一时半会又那里能够开得了船呢?而且大部份船上还没有水手,就是上了船也开不动,结果人越聚越多,船却开不了,反而将通向码头的道路给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