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2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5952 字 24天前

“开火!”

随着这一声令下,后排站立的十名士兵首先扣动火枪的扳机,接着前排半跪的士兵也开枪射击,随后后排的士兵换了一排火枪兵,紧跟着又发动了第三次排枪齐射。

连续三轮射击几乎是一声呵成,中间没有一点中断的,“呯呯呯呯呯”的火枪射击声音,迅速掩盖了马蹄的声音,正在冲刺中的三匹战马相继发出悲鸣的嘶叫,依次摔倒在地面上,发出一连串身体倒地的冲撞,跌打声音,而在马背上的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也都先后摔落到马下,甲叶磨擦着青石板,带出一串刺耳的擦刮声音。

阿哈尼堪和阿山都没能够再站起来,而阿济格却挣扎着地上又爬赶来,一身白色的盔甲上已被打出三四个血窟窿,他以佩刀当拐杖,跌跌撞撞的又向前走了两步,这时第四轮火枪射击又响了起来,阿济格的身上立时又多了几个血窟,身子一软,终于又一次仆倒在地上。而在他们身后,清军早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中华军的士兵走过去,查看三人是否已经死透了,一个士兵将阿济格的身体翻过来,道:“这身盔甲到是真漂亮,可惜己经被打穿了好几个洞,不然穿上的话,一定很威风。这家伙一定是个不小的官吧。”

另一个士兵在一边推了他一把,道:“威风个屁,这玩艺穿在身上死沉死沉,一点用都没有,想要威风还不好办吗?戏班子的那一套行头比这花哨得多了,五颜六色的,赶明儿去弄一套穿上,比这个还要轻便得多。”

先前那个士兵道:“咱们中华军里怎么就没有盔甲呢,这多可惜啊!”

又有一个士兵过来,在阿济格的尸体上踢了一脚,道:“有什么好可惜的,盔甲的作用就是防身,可不是花里胡哨的好看,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什么样的盔甲也防不住枪子,要盔甲还有什么用。往后啊也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见盔甲了。”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能穿这一套盔甲的,一定是个大官,最小也是贝勒,兴许还是什么郡王、亲王的,咱们可别马虎了,军长说了,这里面肯定有大鱼,搜一搜看他身上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等一会再叫几个俘虏来认认。千万可别漏了。”

————————————

清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抵抗意志,而随着息县西城、北城都相继被攻开,中华军大量的开进息县城里,清军纷纷投降,到了天明时分,中华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息县县城。而通过搜身发现的物品,已及俘虏的辩认,也证实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在战斗中被中华军击毙。

虽然黄绳武在得知了俘虏辩认的结果之后,也后悔的直拍大腿,要知道是这三条大鱼,当时就应该只射杀战马然后抓活的,活的当然要比死的更值钱了。不过射毙清军主将的功劳到底还是被自己得到了,这也算是一个重大的收获了吧。

成进和李定国得知捷报之后,也都终于彻底放心,成进点了点头,道:“总算把清军都消灭了。我也可以放心了。”

李定国打了一个哈欠,道:“是啊,是啊,确实是真不容易。”说着把双手放在桌子上,头枕在手臂上休息。

成进看了李定国一眼,笑道:“去睡一会儿,你已经有二天三夜没合眼了,去休息一会儿。这里的收尾事情由我来处理吧,先向南京发报捷,战后总结等歇两天再写。”说着拿起纸笔,开始写报捷的报告。

自从开战以来,李定国确实一直都没有休息过,因为先前一直关注着战事的进程,因此也还不觉得,而现在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且连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等人也都已经确定被击毙了,李定国一直崩着的神经验也终于彻底松驰了下来,这才觉得困意袭人,眼睛合上了就不想再盼开。而成进的情况要稍好一些,因为在占领了淮河南岸的阵地之后,他还抓紧时间,休息了几个小时,因此现在还能撑得住。

等成进写完了报捷报告之多,这才发现李定国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成进也不禁苦笑了一声,叫来几个卫兵,把李定国扶到营房里去休息,同时又命人将豫南大捷的消息发回南京去。

息县被攻占的时间,是在十月一日清晨。而且也是整个豫南战役结束的时间。

豫南战役是从九月五日开始打起,一共进行了二十六天,清军共计投入十六万大军,而中华军参加的兵力更是达到了二十二万。双方的兵力相加,接近四十万。这也是整个中原大战中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中华军与清军进行的会战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当初收复南京的战役,中华军也不过只动用了十八万部队。而那一次清军在南京城中的守军才只有十三万多人。

战役的最终结果是中华军的全胜而告终,中华军一共歼灭了清军八万三千余人,包括清军主将英亲王阿济格,两名副将阿哈尼堪和阿山。而在这次战役中,火线起义、战场投降的清兵约有二万一千七百五十三人,俘虏五万四千四百九十六人,其中有牛录八十七人、甲刺二十八人,固山三人,统领三十三人,催领六十七人,其他中底级军官二百二十六人。

而在中华军一方,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二万一千三百二十七人,另外还有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二人受伤,减员总计三万三千多人,达到全军的一成五左右,有的部队减员人数差不多都达到了一半。另外中华军还动员了三十余万民夫,付责运送物资,以及清理战场等事情,而在战斗中,民夫也被清军误伤了三百二十七人,另有一百七十八人受伤。

因此在这次豫南战役中,无论是歼敌数字、投降数字还是俘虏数字,当然也包括中华军自身的伤亡,都创造了中华军新的记录。而且估计在以后也很难有一场战役全面刷新这些记录了。

当然中华军收获也不少,因为在最后的包形成之前,清军刚刚得到了一次补充,因此各种物资都极为丰富,虽然被困了十余天,也消耗了不少物资,但遗留下来的也差不多还有一半,另外阿济格部的火器数最也极多,而现在这些火器,自然也都成为了中华军的战利品。

结果一直到半个月以后,战利品才算统计清楚,中华军一共累计缴获了各种粮食三万七千三百石,草料一万二石四百石,盐五千七百二十斤,战马八千二百五十五匹,牛驴骡等牲口六千五百八十三匹,各种车辆三千一百七十五辆;火绳枪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支,燧发枪二千七百二十六支,各种火炮四百七十二门,其中红夷火炮有六十三门;火药六万二千五百斤。至于像什么盔甲、刀枪武器,锣鼓旗帜帐蓬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白银十二万三千两,黄金七千六百两,各种丝绸布匹二千余匹,这些也都是清军向沿途的百姓那里抢来的。

而豫南战役的取胜,也成为中原战场的最关建一战,因为就在十月一日,清日朝联军已经到达了大名府北部约五十里的广平县,而在开封的多尔衮也派遣尼堪、韩岱率领五万人马,进驻大名府南部只有一百余里的开州,清军己经对占领大名府、彰德府一线的中华军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但在豫南战役结束之后,开封府就己经完全暴露在中华军的兵锋面前,而多尔衮也不得不撤回进攻大名府的人马,全力驻守开封府,大名府腹背受敌的局面也将被撤底打破。而且中原大战最后的战场,也将转移了开封府和大名府一带的地区。

就在第二天,成进和李定国就联名下令,第十七军进驻汝南府,沿郾城、许州一线进军,二十军进驻陈州,沿太康、杞县一路进军,对开封府形成两路夹击之势。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一三章 南方联盟

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南京城的上空几乎毎时毎刻都有鸽子飞入飞出,随处也都可以听到鸽子扑腾翅膀的声音和“咕咕”的叫声。当然有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飞进南京城里的鸽子,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飞向靖北王的王府,而飞出南京的鸽子,却是散向四面八方,不过却是以向北飞居多。

但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在最近一段时期,在报纸上刊登的胜利消息,几乎都是由这些鸽子带来的。

现在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十月,南京政府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年号,当然不会用清廷的年号,也没有使用三个南明朝廷的年号,而是以“后明”做为这段时期的年号,将崇祯十七年(1644年)定为后明元年,今年也就是后明六年,不过实际上这个年号是从去年才开始用起。

而就明年,创办了近五年的【杭州时报】也将正式更名为【中华时报】。不过这时候的【杭州时报】己经是一份一旬双期,毎期的发行量达到二十万份,而且几乎遍及中国的大倍份主要城市地区的综合性大报纸。

在十月三日,【杭州时报】发行量了豫南大捷的特刊,全面报导了豫南战役的整个过程。当然也进一步宣传,阿济格部被歼灭之后,开封的多尔衮将更势孤力单,这次中原大战清军己是败势己定,而且清廷在中土的残暴统治,也将随着在军事上的失败,而彻底终结。并且也正式提出,在中原大战之后,中华军将乘胜进军,直捣北京,彻底结束清廷的统治。

当然在这份特刊中,也有一篇社论,正式指出,在目前抗清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所有华夏子民、炎黄子孙都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目标。但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制造争端、挑起矛盾,破坏抗清的大局,甚致不惜与清廷联合,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不仅注定不能得呈,而且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样一篇社论当然是有所指向,因为随着中华军在中原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的活动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占据广西、贵州的永历朝廷和占据广州的永安朝廷都己经在向双方的边境增派兵力。

甴其是在三天以前,情报局南方分局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四川的吴三桂也派出使者到桂林,朝见永历朝廷的皇帝朱由榔,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永历朝廷。

原来多尔衮杀了耿仲明,警示全军,同时也把吴三桂増援耿仲明的五万川军全都吞了,只是将十几名主要的川将遣返回四川,同时还派来使臣,要求吴三桂继续增兵中原战场。在多尔衮看来,因为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存在,因此就算吴三桂知道了,也不敢和清廷翻脸,而且还不得帮助清廷对付商毅。

但多尔衮却忽视了一点,现在的吴三桂己经不是当初那个必须依附在清廷的羽翼之下,才能够自保的降将,而是一支不拆不扣的地方割据势力,虽然还不足以统一天下,但也能很大程度影响天下的大势。因此尽管在表面上还向清廷保持臣服,但在吴三桂,以及他手下的众将心里,虽然还没有把自己提到与清廷平起平坐的地位,但也无需像过去一样仰视清廷。

而多尔衮的做法,却完全还是把吴三桂视为清廷的臣属地位,因此等遣返的川将回到成都之后,吴三桂手下众将也都十分气份,纷纷向吴三桂表示,要与清廷彻底决裂,甚致有人还表示趁着现在清廷与南京中原大战,应该立刻起兵,占领关中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

实际吴三桂得知以后,心里也同样十分恼火,耿仲明是他的盟友,也等于是他在清廷的代表,多尔衮连和自已招呼都没打一个,就把耿仲明给杀了,也确实太不给自己面子了,而且据然还把自己的五万川军全都给侵吞了,这就太过头了,在现在这个乱世时候,军队是毎一个势力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不容侵犯的利益,如果这时自己还委屈求全,那也就太软弱了。

即然多尓衮这么不讲情面,那么自己也就不用客气,让他们去和商毅拼个你死我活,自己绝不再出军帮助清军了。因此吴三桂也毫不客气,对多尔衮派的使臣连面都不见,就把他赶出了成都。

不过吴三桂到底也是头脑清醒的人,知道在目前的中国,己经形成了南京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除了清廷之外,其他势力都不足以单独对抗南京政府,也包括自己在内。因此自己可以和清廷决裂,但决不能在这时削弱清廷的力量,现在南京政府和清廷在中原决战,自己只能坐山观虎斗,但决不能趁机出兵,去进攻清廷,那样就只能便宜了商毅。同时还要另想办法,拖商毅的后腿。

另外,自己与清廷决裂之后,也必须要另找势力结盟,否则单靠四川的力量,也不足以与商毅对抗。商毅的战术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先打弱小之敌,再打强大之敌。而现在看来,清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也紧紧抱团,就是烂船也有三千钉,整个中国似乎就是自己最弱了。而清廷是指望不上,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到南明集团中去,和他们抱成一团。然后再从南方出击,牵制南京政府的后路,虽然也是间接的帮助清廷,但也是在为自己着想。

因此吴三桂就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永历朝廷。于是立刻派出使者,向永历朝廷表达了愿意归服的态度。

这时永历朝廷中的吴、楚两党斗争得十分激烈,不过以丁时魁、瞿式耜、何腾蛟等人为首的楚党一方,占据了朝中的重要职位,何腾蛟又掌握着永历朝廷的大部份兵权,因此在权力斗争中占了上风。而吴党一方的干将马吉翔因为拍马有术,是皇帝朱由榔的亲信,有皇帝在背后撑腰,而另一员干将陈邦傅本是南浔总兵,属于广西的地方军阀势力,根深蒂固,这样内外结合,虽然处于劣势的一方,但也并不容易被扳倒。而且也在时时都在寻找时机,扳回局面。

而吴三桂表示愿意归服永历朝廷之后,在永历朝廷内部又引起了一场争论,吴、楚两党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因为对于永历朝廷来说,吴三桂是一个拥有着非常强大实力的割据势力,因此在永历朝廷占据优势一方的楚党在这个时候当然不希望有外部势力干涉进来,于是都极力的反对接纳吴三桂,而理由也十分充足,就是吴三桂是叛臣,当然不能接纳他。

但处于劣势一方的吴党却都赞同永历朝廷接纳吴三桂,希望将吴三桂引入永历朝廷,成为自己的外援力量,扩大自己的实力,以对抗楚党。而为了使永历朝廷接纳吴三桂,吴党首先否认吴三桂是叛将的身份,坚决认为吴三桂当初并没有被叛大明,引清军入关是为了借兵打败李自成的农民军,为崇桢皇帝报仇,而且结果也证明,吴三桂借兵的行为确实有效,清军确实打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这一点在弘光朝廷也得到确认。

只是后来清军反悔,占据北京不走,但这并不是吴三桂的本意,现在吴三桂看穿了清廷的野心,想要重新归复明朝,也足见吴三桂的忠心,因此当然应该接纳吴三桂。另外吴三桂现在拥有四川之地,麾下有雄兵二十余万,如果能够归复永历朝廷,当是永历朝廷的一大助力,就此中兴大明,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皇帝朱由榔被夹在当中,也左右为难,从心里来说,他到是想接纳吴三桂的归顺,因为马吉翔是他的亲信,他自然要偏向马吉翔一些,而且收纳了吴三桂之后,也确实能够扩大永历朝廷的实力,朱由榔虽然不是什么中兴之主,干练之材,但也毕竟没有糊涂到家,虽然没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至少也要把自己的小日子给守住,他当然也知道,现在清廷和南京相争天下,无论谁赢了,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而现在自已肯定不是对手,如果接纳吴三桂,大约也就差不多了。但楚党的那一批人朱由榔也不敢得罪,这些想法也只能放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搅局的,原来广东永安朝廷的掌权者尚可喜也致信永历朝廷,表示对吴三桂归顺永历朝廷表示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