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6224 字 24天前

不过吴三桂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对南京政府的怨恨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是自己拒绝在先,而南京政府这一次显然是准备要拿自己开刀,警告现存的其他势力,南京政府不会给任何人第二次机会,如果再拒绝南京政府开出的条件,先要想一想是否有能力承担拒绝的后果。

但吴三桂也陷入了十分为难的境地中,打肯定是打不过中华军的,但如果无条件投降,自己将全无反抗之力,几个狱吏就可以要了自己的命,虽然说南京政府也保证吴三桂的生命安全,但吴三桂并不敢相信这种保证,而且就算保住了自己这一条命,在商毅建立的新朝中成为一介平民,两手空空,就这么庸庸碌碌的渡过这一生,吴三桂也有些不甘心。

因此吴三桂足足想了一夜,最后连头发都己经花白了,终于下定决心,如果要自己平平凡凡的过这一生,到不如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宁死不降。

于是吴三桂立刻招集夏国相、马宝等一干自已的心腹大将,首先将南京政府的决议交给他们观看,然后向他们表明,这样投降了南京政府,自巳决不甘心,因此决定死守成都,和中华军决一死战,如果运气好,中华军对成都久攻难下,或许还能以一定的条件投降;不过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不大,而更大的可能是,中华军攻破成都,自己与城共存亡,不过吴三桂对众将则表示去留尊便,并不强求。

这几员将领都是在吴三桂驻守山海关的时候,就己经追随吴三桂的关宁军旧部,因为关宁军本来就是一支依靠同乡亲属关纟建立起来的军队,因此这些将领大多都可吴三桂有一点沾亲带故,现在见吴三桂一付穷途末路的样子,心中多少也都有些不忍,另外也觉得南京政府的决议实在太过份了,另外对吴三桂是如此,那么对川军的众将当然也好不到那里去,于是又都生出了同仇敌忾之气,既然中华军仗着自己的兵势强大压人,那么自己也不甘这么束手就擒,就和中华军拼一场,大不了就是一死呗。

因此众将也都表示,愿意随吴三桂一起,和中华军决一死战,就算不敌中华军,也要轰轰烈烈的战死,绝不窝窝囊囊的投降。

吴三桂听了之后,心里也稍稍有了一些安慰,因此也不觉精神一振,马上开始布置起来。

甴于前一阶段川军主动放弃了重庆府、夔州府周边的地区,现在吴三桂还拥有以成都府为核心,周边的潼川州、嘉定州、眉州、邛州、雅州、黎州安抚司等地,人马约有近十万,其中当初随吴三桂一起降清的旧部关宁军约还有六千余人。

吴三桂当然也知道,以川军现在的兵力,根本无可以与中华军相抗衡,如果是对上别的军队,获许还可以采取据城而守,以险为障的方法,死守各地险要关口城隘,层层抵抗,但这一招对中华军并不好使,因为中华军的火器实在太过厉害,已经打破了这个时代的战术规则,死守城池是死路一条。

因此吴三桂采用的战术是,对其他关隘路口一率放弃,集中自己的大部份力量,守卫成都,而派出数十支小股部队,三五百人为一组,分散到成都府周边的地区,或分或合,袭击中华军的后勤、补给线,小股军队,以及在其他中华军占领的地区内进行破坏活动,让中华军首尾难顾,顾此失彼,而各支派出的小股部队,匀无补济,一切都由自己自行解决,说白了就是去抢老百姓的。

由于前一阶段中华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十分顺利,因此中华军这时多少也有些大意,在给吴三桂规定的答复限时过了之后,段鹏和李牟合兵,分南北两路,向成都府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而且两路人马都十分顺利的进入了成都府地区,逼近成都。

而中华军的上上下下都乐观十足,包括段鹏和李牟都认为攻下成都,也就是几天的时间,成都一破,四川也就大体安定,南方的战争也就基本结束了。

但就在这时,两人连续收到消息,中华军有多支运粮队都遭到了川军的袭击,还有一个前线的临时仓库被川军偷袭得手,仓库里面的粮食物资全部被焚烧一空。

两人收到消息之后,还没有太重视,认为这只不过是川军的正常反击手段,袭击补给线,是任合军队都会使用的办法,因此也下令加强运粮队和各补给点的保护兵力,这样也就可以解决了。

那知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川军在中华军的腹地里的袭击活动也愈演愈烈,中华军对运粮队和补给点加强了防守,川军的偷袭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但袭击队伍把目标放在了小县城和中华军的小股部队上。

因此有两座县城被川军偷袭攻破,中华军临时指定的知县和行政人员都被川军杀死,尸体被挂在城墙上示众,另外超过二十个的村庄遭到了川军的洗劫,人数伤亡达到三千余人,还有五六个中华军的小队遇到袭击,军队的人员伤亡超过了五十。

而这个时候段鹏和李牟才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因此也开始重视起来,派出部队去围剿这些川军的袭击队伍,但一连十余天,取得的成果并不大,仅仅只歼灭了一支川军的小队,而中华军自身的伤亡,也超过了一百人。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九七章 南方的最后一战(二)

因为这一次川军战术明显不同,他们每次发动偷袭和进攻,是釆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策略,并不和中华军作过多的纠缠,就算是攻下县城或村庄,也是洗劫一番之后,立刻就分散撤退了,绝不在某一地久留,因此川军的行动迅速极快,利用四川地区山多林密的地形特点,和中华军进行周旋。

其实山地越野行军作战能力,一直都是中华军的基本训练项目,再加上中华军的士兵没有厚重的盔甲,因此中华军在山地行军的能力很强,但川军就生长在这里,也习惯了走山路,翻山越岭,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几乎和中华军不相上下,但对地理道路的熟悉,远在中华军之上,因此使中华军很难跟得上川军,有好几次眼看着就快要追川军了,但最后还是让川军给跑掉。

而且在突袭之前,川军往往是由几支小股人马合成一支部队,而在撤退的时候,侧是分散撤退,这也给中华军的追击带来了将当大的困难,同时在追逃的过程中,川军还利用自己对地理、道路的熟悉,时不时的向追击的中华军发动反袭击,川军也不与中华军近战,使用的多是弓箭、梭镖、标枪一类的投掷性武器,虽然射距一般只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但由于山路崎岖,林多树密,中华军的火器在射程上的优势不大,因此也十分被动,几乎川军的每次袭击都会造成中华军的几名士兵伤亡。

一时间整个川西地区风声鹤唳,好像到处都是川军的袭击队伍,到处都遭到袭击、洗劫一样,而川中的居民也都人心惶惶,对中华军也开始颇有怨言。

因为吴三桂在四川经营数年,总体来说业绩还不错,川中的百姓对吴三桂的统治虽然不算的拥待,但也并无反感,至少吴三桂在四川的统治,要比以前的张献忠还是要强得多,他在四川的统治期内,川中基本能够保证稳定的生活,社会秩序,而四川本来就富足之地,只要是局势稳定下来,百姓的生活也就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虽然说中华军的军纪严明,也一向很注意和百姓保持良好的关纟,在入川的早期,也初步取得了四川百姓的好感,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吴三桂的川军开始滥杀无辜,百姓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普通百姓不可能懂得什么大道理,只求自己生活安稳,社会太平就行了,因此自然也有人把这一切算到中华军的头上,如果不是中华军入川,引发了四川的战争,现在百姓依然还可以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

当然现在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反对中华军,但许多地方,由其是遭受到袭击地方的百姓,对中华军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生怕和中华军扯上关系,引来川军的袭击,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绝对是对中华军不利。

而这时段鹏和李牟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想不到吴三桂的临死挣扎还颇有作用,看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视了对手,而现在如果不尽快对川军的袭击队伍进行有效的打击,四川的局面就很有可能失控,因此段鹏和李牟也招集众将,商议对策,并且制定出几条应对措施。

首先针对川军袭击村镇、滥杀无辜的行为,大力宣传吴三桂和川军的残暴和凶狠形像,把百姓的怨气和注意力都转移到川军身上,并尽力树立中华军是努力保护百姓的形像,毕竟杀人放火的是川军而不是中华军,因此中华军必须在舆论和道义上先抢占住至高点,而这一点是致关重要的。

其次是下令全川地区进行严戒控制,所有州城府县卫所堡,只要是有城墙的地区,都要关闭城门,限时出入,并且严加防守,由其是在夜间,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从这段时间掌握的情况来看,川军的袭击队伍基本都是以轻武器为主,一但严守城墙,川军就没办法攻入了,而重的地段,补给点、运粮队都要加强保护的兵力,这样就能限制川军的突袭成功率,减少损失。

当然最关建的事情还是要对川军的袭击队伍进行有效的打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段鹏和李牟决定暂时停止对成都的进攻,只是封锁住成都的各条出路,首先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打击川军的袭击队伍上,而这个任务则主要是交给甴特种兵来完成,因为论在野外生存作战的能力,特种兵要远远高于其他的部队。

现在入川的中华军部队里只有一个特种兵师,是隶属于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在中华军的五个军区里面,南京军区的实力仅强于江西军区,但如果论特种兵师的实力,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绝对公认排名第一,因为南京军区的司令部成员都是特种兵出身,在清军第二次南征的时候,就在突袭仙霞关天险这样的骄人战绩,而这一次入川作战,也是南京军区的特种兵师从黔江一带地区突袭得手,打开了局面,因此由南京军区特种兵师付责这项任务,是最合适的部队,段鹏本来就是特种兵出身,这次川军釆用的突袭战术,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特种兵作战的战术,而中华军侧以正宗特种兵出战,迎战川军的山寨特种兵。

于是段鹏也下令,将特种兵师也分散成以连为单位,潜入各深山老林里,围剿川军的突袭军队,同时下令其他各部队,将后填弹式迅射枪都让出来,交给特种兵师使用,因为在山林中作战,距离非常重要因素,火枪射击的速度才是首要的,因此迅射枪虽然射程短,但更适合于山林作战,另外为了减轻士兵的负担,提高部队的速度,所有士兵都不穿铁用背心,只带一顶头盔,除了必要的弹药和干粮之外,每人只带四颗手榴弹。

而特种兵的补给只能是就取得,同时段鹏和李牟又下令,特种兵所到之处,四川各地的川城府县,对特种兵师都要尽力接待,满足他们的补给要求。

当然在准备这些工作的时候,两人也将现在四川的情况和应对的策略传回到了南京,请求统战部能够批准这一作战计划。

报告传回南京之后,又引起了一番争议,有一部份官员又重新提出招降吴三桂,适当还是可以让给他一些优惠的条件。

因为现在眼看着商毅的称帝大典就要举行了,南京上上下下都在积极的准备,大多数的官员都认为最好是能够在大典举行之前结束四川的战斗,彻底平定南方,这样也可以为商毅的称帝典礼増添光彩,而四川现在的局势十分混乱,在短时间内战事是难以结束的,因此不如再改回到招降的路子,相信吴三桂也不会不识趣,搬来梯子硬不下墙,早一点结束了四川的战事,也好安心的举行商毅的称帝典礼。

当然也有一部官员是从纯利益角度出发,因为目前情况看,四川的战事比以前预料的要困难得多,虽然说中华军最后还是可以取胜,但付出的成本代价,人力物力远比招降吴三桂要大得多,而且现在大西军己经投降了,云南也收复了,因此不如适当让出一些条件,招降吴三桂,收复四川,也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消耗。

其实商毅对四川战事的变化也有些意外,原来确实觉得平定四川也费不了多大气力了,没想到吴三桂在临地前还要蹬蹬腿,采用这种后世的恐怖主义类似的战术,来做垂死挣扎。

但在这个时候,商毅是坚决反对与吴三桂妥协的,商毅在后世是特种兵出身,基本都是参与和恐怖份子的战斗,反恐战斗,在后世是一个各国都面对的共同课题,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反恐战术,但有一点基本是公认的,就是不是万不得己的时候,绝不能与恐布份子妥协,答应恐怖份子的条件,因为这样做只能助长恐怖份子的气焰,下一次的恐怖行动会更加凶狠,而胃口也会更大。

因此在后世的反恐战斗中,绝大部份国家都会冒着人质受伤害的危险,也会选择战斗,而不是妥协,当然答应恐怖份子要求的国家,也不是没有,但并不多。

这一次商毅面临的局面和反恐战斗差不多,其实吴三桂就是采用类似恐怖袭击的战术,迫使南京政府让步,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南京政府妥协,只会助长吴三桂的气焰,就算最终招降了吴三桂,恐怕他也不会老实,同时也会让其他的野心者看到希望和制约南京政府的办法,因此这一次那怕是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也绝对不能让步。

而对自己的称帝大典会产生影响,商毅更是认为是无稽之谈,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商毅对一些什么献礼工程、庆典工程,提前多少多少时间完成工程十分厌恶,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规律和周期,强行提前,带来的就是质量问题,工程是如此,战争更是如此,有时越是想尽快结束战斗,反而越是导致局面恶化。

因此在商毅的主导下,统战部也下令,同意段鹏和李牟的计划,并要求两人不可急燥,不可有速胜心理,稳扎稳打,顺利完成四川的战斗,并且将这次战斗定名为“反恐行动”。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九八章 南方的最后一战(三)

回头看了看山下,而冒着滚滚浓烟的村庄,刘忠伟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容,而在他的身边,一个士兵举了举手里抓着的大公鸡,笑道:“头,这一次可是大有斩获啊,足够我们吃三四天了,咱们先在这里休息一吧,先把这只鸡给烤着吃了,怎么样!”

刘忠伟在他的头上拍了一把,道:“没出息的货,这就等不及了吗,等回到营地再吃也不迟啊,也就还差十几里路就到了!”

那士兵赶忙谄笑了两声,立刻又老老实实跟在队伍里面去了,而刘忠伟一边走着,心里一边盘算,这几天的情况明显比半个月以前要差得多,中华军对各地方的防守力度都明显加强,自己己经连继进攻了一个中华军的补给点,和两个县城,但都没能取得成功,还损失了一百多名弟兄,从成都出来的时候,全队是四百五十人,现在就只剩下三百多号了,而且昨天就己经断粮了,绝大部份士兵都只吃了一顿饭,要不是今天抢了一个村子,抢到一些粮食,恐怕就要饿肚子了,看来中华军对这一带地区已经加强了守备,这一票己经干完了,自己应该换个地方了。

一边想着,刘忠伟带着队伍己经到达了山林深处的临时营地,而士兵们也不等刘忠伟吩咐,一回到营地里就立刻开始生火打水,把抢来的大米、家禽等物洗剥干净,准备做饭,因为这支川军到现在差不多己有一天没过了东西,都有些饿的受不了了。

而刘忠伟是这一支小队的主将,获得的食物也要比别人多一些,昨天并没有饿肚子,对吃饭也并不那么着急,因此回到自己的帐蓬里,躺在行军床上,还在想着,等今天之后,自己带着队伍再到那里去,是返回成都还是向更远的地方去发展。

但就在这时,只听“砰砰砰砰”一阵枪响,打断了刘忠伟的思考,他猛然一惊,赶忙从行军床上站了起来,刚刚挑开了帐蓬,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弥漫,热浪袭面,原来是一颗手榴弹,就在帐蓬的门口爆炸,激射的弹片在刘忠伟身上、脸上划出了三四道伤口,疼得刘忠伟也大声的惨叫了起来。

而在烟雾的弥漫中,依然可以听到枪声响个不停,而川军中弹之后的惨叫声也不绝于耳,不过烟雾很快就变得淡薄,而枪声依然还是不停,在川军的临时营地,川军的士兵们己乱成了一团,不断有人中枪倒地,其他的人来回奔跑,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而刚才燃烧好的火堆,架好的大锅,支好的烧烤架,几乎全都在来回的奔路中被撞翻,有不少士兵被烧得滚烫的汤水淋到,或是被带着火苗的木材打中,被烫得拼命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