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以动荡草原局面为由,去弹劾邱言,准备将他强行带回,但在听说邱言一举击溃七大部族联军,将图阆部逼的四处流窜后,这样的声音就变小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要将他与兵家典籍迎回的提议。
不错,朝廷上就流传了这么一种说法,说邱言能这么顺利击败诸部,靠的正是其人所书就的一册原本典籍,如今朝廷大军空耗,被柔罗人牵制,进退维谷,正需要这部典籍指点,所以很多大臣便纷纷上书,希望李坤能够下旨,让邱言与典籍尽快回京。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名请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人并非别有用心,而是真心觉得邱言的典籍,能帮助朝廷突破如今困局,更有消息灵通、心思活络的主战派,希望邱言能领旨前往前线,用兵家秩序助阵。
“这次,邱言和他的那支军队,可是更不得了,将两个包庇图阆参军的部族击破,使得那两个部族由盛转衰,听说其中一个,当天就被附属部族给分食了!兴衰转眼易位!”
“说起来,这些日子以来的消息,都说那邱言此次在草原掀动风云,就是剑指这个图阆部,不知里面有什么缘由。”
“这个我也不甚清楚,不过,民间已有不少传言,有人说他是为了报父仇,但太过荒谬了,邱言乃剑南人士,其父听说是死在沼人乱兵手中,哪有去找草原人报仇的道理?”
“我却听说,此举乃一怒为红颜,你等怕是不知,那使团中,有侯府千金同往,图阆部少主之一,就是在定昌城调戏了这位郡主,才引来杀身之祸,而邱言尤不满足,要将图阆整个部族连根拔起!”
“你这消息怕是有些不对,我怎么听说,是因一老兵的缘故?听说那图阆部趁着迈山侯急袭的时候,趁虚而入……”
……
一名名朝臣低声讨论,将自己听到的消息说出,交换信息,再透过分析和观察旁人表情,试着去还原事情。
大殿角落,站在人群中的狄艾却低头不语,但心里却颇为不忿。
一个半月前,使节团归来,正使孟青宾受了不少封赏,礼部的位子已经坐稳,听说还要有所升迁,而从团众臣,也是水涨船高,靠邱言的两封信,都得了皇帝赞赏,人人升官。
带着狄艾也不例外,他不只是在翰林院中有了品级,更被加了官衔,调去实权部门,有了参加朝会的机会,虽是列于最末,没有资格随意说话,但多少是一点进步,乃是良好开端。
但正因如此,才让他越发不快,觉得是邱言收买人心的手段。
实际上,不管邱言目的何在,这么一番作为后,整个使团对他彻底改观,不仅敌意全无,更把曾与他同行出使,作为一种荣誉,时常拿出来的。
这也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邱言眼下正是风头正劲,人虽不在,但名声却是日日高涨!
他如今在草原上冲杀,不仅在民间威望大增,连朝堂对他的看法也越发谨慎,朝臣不再随意拿出说话,就算言及,也会表现出一点的尊重,显是慢慢认可他兵家宗师的身份,这一点,兵家将领表现的尤为明显。
“真是好算计,一次出使,让他闹出这么多的事端,甚至挑起两国刀兵,自己却趁势而起了……”
想着想着,狄艾有意忽略了皇帝心意,以及中原与草原中早就积蓄起来的大势,将这军争缘由,都冠在了邱言身上。
一边想着,他的目光也慢慢转动,在纷乱的人群中巡视,最终落到文臣中间位置,于潘向和田游青身上扫过,他记起几天来,两人先后派人过来,与自己传达的意思。
“不过,他这般锋芒毕露本就是双刃剑,也不是没有政敌,只等他回朝,怕是要有一场风暴。”
正在想着,宫殿深处,太监一声唱,皇帝走出,落座龙椅,早朝正式开始,大殿上立刻静的落针可闻。
一番礼仪,开始与朝政、政|策有关的奏答,过程冗长而又枯燥,但在场众臣都是打起精神去仔细听闻,要从里面找出端倪,从而来调整未来的行事方针。
说到中途,新党、旧党免不了又起争执,却也已经是常态。
待得奏对结束,稍微平静,李坤扫视大殿,开口道:“前几天,几位宰执联名之事,朕仔细想了想,决定准了,将邱言召回,给予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