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 / 2)

唐玄宗 赵扬 3444 字 16天前

李隆基道:“嗯,姚公如此,你接着说下去呀?”

“宋璟为相之后,以凛然正气率先垂范,遂使官风为之一变。臣刚才说了姚公的好处,然他处政善变,使法无常循,且其纵子受贿又包庇亲善,终为其失。宋璟如此,实为补足了姚公的短处。”

李隆基笑道:“张卿目光如炬,看来最善臧否人物了?”

“陛下刚才说过最难把握自己,人确实如此。譬如臣善于评说他人短长,实在无能自知。”

李隆基没有接腔,心中暗想这个张说实为聪明绝顶的人物。自己本想顺着他的话头问其自评如何,他如此轻轻自嘲,也就无法再问询了。李隆基想到这里,脸上又不禁轻笑了一下。

张说看到皇帝没有接腔,急忙又将话头拉到正题,说道:“宋璟如此脾性,其处置政务之时往往泥古不化。以括户与禁恶钱为例,两件事儿渊源与内里颇为不同,他用一样的法子一以贯之,括户之事大获成功,而禁恶钱事儿却使天下动荡。”

“嗯,张卿为政,欲如何处置这两件事儿呢?”

“臣见过李林甫的奏书,觉得其言有理。欲使括户成功,前期对逃户的优惠不可废之,还要恢复才好。至于恶钱之事,官钱不敷用度,还是用渐行的法子,暂容恶钱流通吧。”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也只有这样了。你速速拟发牒文,将此前括户的宽限优惠之举悉数恢复。恶钱的事儿,就暂且不提吧。”他停顿片刻,又问道,“张卿评说了姚公和宋璟,张嘉贞也曾为中书令,你如何评价他呀?”

张说答道:“陛下,张嘉贞不过为过渡人物,他做一名助手还行,若让他长期位居中枢,定会差强人意了。”

李隆基对张嘉贞的评价也是如此,张嘉贞素服居家待罪,若李隆基将他叫来一问,即可明晓事情详细;李隆基之所以不问,就想以此口实将他贬斥,从而为张说腾出位置。李隆基事后也知张嘉贞受了张说之惑而抱屈,然皇帝定的事儿,无须认错,也就将错就错了。李隆基在此事上反而对张说很欣赏:多聪明的人儿呀!张说肯定揣摩准了自己的心意,遂为张嘉贞刨下了一个巨大的坑儿,既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好的口实,又为他本人上位清除了道路。

张说又躬身禀道:“陛下,臣忝为中书令,渴望在姚宋二相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臣想办两件事儿,恳请陛下照准。”

“好呀,请讲。”

“自陛下设立一主一副二人宰相之后,昔日的政事堂已虚悬多日。臣想将政事堂改个名称,名曰‘中书门下’。”

政事堂为宰相们议政的地方,贞观之时初设在门下省,后来迁至中书省。此前宰相甚多,例由中书令召集议事。自从张说罢相之后,姚崇入主中书省至今,政事堂已废弃至今。

李隆基不明其意,说道:“仅仅改个名称有何用处?不是一样废置吗?”

“陛下圣明。臣想在‘中书门下’再设五房,曰吏房、曰枢机房、曰兵房、曰户房、曰刑礼房,各房人员可从三省中抽调,以襄助宰相办理各类事务。”

李隆基听了五房名称,马上明白了张说的真实心意。唐因隋制,以三省六部制作为政府的核心组织形式,中书省掌皇帝之命的起草,所谓“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是也;门下省负责臣下上达之文书,并对中书省所起草的皇帝之命进行封驳,所谓“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是也;尚书省总领六部执行皇帝之命。

三省六部制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其围绕皇权既有分工制衡,又有顺达执行渠道,若各级官吏配置得宜,可以保证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

张说这个提议的核心就是加强中书令的权威,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意味着门下省侍中今后真正成为中书令的副手,且门下省的庶务大政就在中书省内决定;“中书门下”下设五房,其功能大致与尚书省的功能相同,那么今后张说有牒令时,不需要经过尚书省,可以直达六部。

该提议的核心就是加强中书省的权威,相应减少门下省与尚书省的权力。

其实李隆基在开元之初授任姚崇为相,就是采用这样的路子。姚崇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虽为宰相,其实为姚崇副手,尚书省从此未设宰相。张说如此提议,无非使三省办事程序更加明晰罢了。张说认真揣摩李隆基的心意,如此提议可谓顺水推舟。

李隆基将诸事想了一遍,觉得若如此改称政事堂实为妙法,心中已然愿意,又问道:“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还是可以的,然其下设五房,这五房岂不是与尚书省有些重叠了?”

尚书省在仆射之下设有左右丞,其中左丞总知吏、户、礼三部,右丞总知兵、刑、工三部。“中书门下”所设五房中,除了枢机房以外,皆与六部有关。

张说答道:“陛下,‘中书门下’所设五房,每房人数不超过五人,各房主事为六品职,主要负责三省六部之间的讯息传达,与尚书省现有职责并不冲突。”

李隆基知道,五房主事职级不高,人数又少,然他们皆为职微权重之人,他们与人说话,皆代表宰相发言。李隆基想到这里,嘱咐道:“好呀,就这样办吧。然五房之人数虽少,务必选精干谦逊之人。今后‘中书门下’就成为了朝廷的中枢,其主事之人万万不可作威作福。”

“陛下圣明。臣有一请,乞陛下核准。”

“说吧。”

“吏部考功员外郎张九龄,其为人谦逊,又有才具,臣想让其任枢机房主事。”

“张九龄本为六品官员,其平调至此,又有什么分别了?你与源卿商议一下就可办理,不用向朕禀报。”

“枢机房实为五房之首,其职级虽低,位置非常重要。张九龄为臣门生,臣若不向陛下禀报,外人说不定会说臣枉私。陛下,臣之所以属意张九龄,非为门生的缘故,实因张九龄为最合适之人。”

张九龄的诗名渐响,近来又在吏部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李隆基当然有所耳闻,遂笑道:“卿大可放手施为,不许有顾忌。朕知道张九龄此人,他确实很适合这个位置,就这样办吧。然宰相之职责不可与五房相混淆,譬如这张九龄为枢机房主事总揆五房,你万万不可再弄出一个类似副宰相之人颐指气使。”

这是皇帝的提醒,其似为淡淡而说,然其内里的意思很是严厉。他告诉张说,居中枢之位,那是不可以任人唯亲的。

张说此建言将中书令的威权制度化,李隆基明白其中的利害。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实为一致的,然相权过大时,容易架空皇权,进而容易篡权。李隆基近年来的做法是:在期限内给予主要宰相莫大的权力,然不许宰相久任,宰相在任期内根据自身特点尽情挥洒,三年左右即要下台,如此可保住帝国健康的肌体。

李隆基心中诸般念头倏忽即过,说道:“此事不用再与他人商议了,你速速拟敕,就这样办吧。嗯,此事已结,你还有他事吗?”

张说道:“臣对现行兵制有些想法,为示郑重,臣将心中所想书成奏章,请陛下御览。”

李隆基接过奏书,发现奏书字数颇多,不少于万言,遂笑道:“看来此为张卿深思熟虑之作了。好吧,我仔细阅读一番,以识其味。这样吧,你大概说说奏书的内容。”

“禀陛下,奏书所言,事关现今兵制。臣为天兵军节度使之时,已开始思考现今兵制的弊端。臣以为,府兵制已走过鼎盛时期,如今已为暮途,譬如折冲府无兵可征,京师几无宿卫之兵,是为例证。”

“当初开始括户,朕好像听说过,若括户成功,则府兵制可以发挥作用。如今括户已有数年,逃户纷纷返乡,为何无兵可征呢?”

“陛下,此前之所以有逃户,固然有区域战争的原因,然最根本之因,在于农户不堪赋税及兵役之费,于是纷纷逃避。如今逃户虽返乡里,奈何他们不愿亦兵亦农,遂使兵源枯竭。臣此前确实说过若括户成功则有兵源之语,如今看来失于简单了。臣以为,如今兵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非改不可?如何改呢?”

“陛下,国家之所以养兵,主要作用在于戍守边疆和拱卫京师。如今边疆号称有兵六十万,臣以为现今边疆既无强敌,又无大的战事,不宜设置如此多的兵员,可以裁减二十万人,使之归田。”

李隆基哂道:“六十万为多吗?若边疆九节度使仅辖四十万人,岂不是捉襟见肘吗?”

大唐边疆至今已陆续设置了九节度使,自东北向西北、西南,依次为:

幽州节度使(后改称范阳节度使),治所幽州,统经略、威武等九军;另统辖营州都督(后改称平卢节度使,与幽州节度使分治),统平卢、卢龙二军;其任务是防制东北诸部,主要是奚、契丹、室韦、靺鞨等;

天兵军节度使(后改称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统天兵、大同等四军;

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统经略、丰安、定远三军;

河东、朔方两镇互为犄角,主要防制北方的突厥;

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统赤水、大斗等八军,主要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联络,守护河西走廊;

陇右节度使,治所鄯州,统临洮、河源等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