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唐玄宗 赵扬 4071 字 16天前

李辅国道:“殿下,那王忠嗣似乎换了一个人儿。奴才见了他如入定一般,极少说话,唯奴才辞行的时候,他数番欲言又止,最后方小声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他让奴才转奏殿下:‘李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乞太子珍视。’”

李亨闻言,当即明白了王忠嗣的深意,其神情也如入定一般。王忠嗣如此说话,俨然向李亨交托后事了。

李隆基经过这场风波,对李林甫如今权倾天下有了些许担忧。他这日与高力士单独面对,叹道:“高将军,记得朕数年前欲将政事委于李林甫,你当场反对,现在看来,你还是有些道理的。”

高力士答道:“天子巡狩,古之制也。天下大柄,不可假人。若李林甫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

“不错,是这个道理。李林甫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今大唐天下,不可缺了此人。然上下官吏,皆仰李林甫鼻息论事,亦为隐忧。”

高力士听出皇帝的口吻中,依然对李林甫推崇备至,唯对朝中上下官吏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有些不满,心中就不以为然。李林甫为相十余年,确实用心国是,凡事皆有条理,皇帝用着顺手,许是认为国家难离此人了。高力士明白自己为内官身份,不敢妄议朝政,其心中虽有想法,只好选择默然以应。

自开元初年开始,李隆基设立一主一辅两名宰相,给予主宰相以极大的权力。譬如姚崇在任期内可以大刀阔斧推行新政,使天下气象为之一新,此后历任宰相各逞心力,终于实现天下大治。李林甫为相之后,天下已富庶无比,李隆基以为无需再费心力,只要将朝务大致稳定即可,李林甫行事有恒度,如此大称李隆基之心,这也正是李林甫久任宰相的原因。

李隆基现在的忧虑,即是不许李林甫权倾天下,以致朝中上下皆为附和李林甫的声音,不过这些想法就没必要向高力士叙说了。

杨国忠现在春风得意,除了晚间继续入宫侍奉李隆基计筹之外,白日里也可以向李隆基单独奏事。他这日向李隆基奏事完毕,李隆基笑眯眯地问道:“国忠呀,你除了理财之能以外,还有识人之能吗?”

杨国忠久在赌场中浸淫,早已练就了快速反应的能耐。现在皇帝有此问话,其话中指向就比那骰子的变幻无端简明多了,杨国忠脑中灵光一现即明其意,遂躬身禀道:“陛下,臣昔年多混迹于乡俚之中,难识能人。然臣所以能侍奉陛下,得益于两名恩人,臣以为此二人实为有才具之人。”

“嗯,你得章仇兼琼之荐得以入京,他实为卿之恩人,另一位呢?”

“另一位即是臣昔年东主鲜于仲通了。陛下,鲜于仲通既为蜀中富豪,亦为朝廷散阶之官,现任朝议郎。”

“哦,朝议郎为六品秩级。如此说来,你认为此二人为有才具之人了?”

“禀陛下,臣孤陋寡闻,想是因为此二人对臣有恩,方有如此心机,其中不免存有私心了。”

“呵呵,也未必呀。章仇兼琼为剑南节度使,那鲜于仲通虽为散阶之官,非是靠钱换来,朝廷诠选授任皆循资格,他能列身六品,亦非庸才了。”

杨国忠顿时释然。

李隆基又道:“卿既认为他们为有才具之人,朕就替卿报恩一回,就将他们召入京中为官如何?”

人们心目中历来重京官轻外官,李隆基于开元初年力推内外官交流,意在使内外官地位平等。然朝廷力促某事,恰恰因为其有缺憾。以内外官为例,虽朝廷力促交流,人们还是恋栈京官,不愿出外。章仇兼琼与鲜于仲通地居蜀郡,与中土相较实为相对偏僻的地方,他们若入为京官,不啻鲤鱼跃入龙门。杨国忠闻言大喜,急忙伏地叩首,说道:“陛下圣恩,微臣这就代他们叩谢陛下了。”

“嗯,户部尚书一职空悬至今,就让章仇兼琼入京任此职吧,至于鲜于仲通,先授其为太府少卿吧。”

杨国忠暗自思忖,章仇兼琼若任户部尚书,王鉷时为户部侍郎,自己为户部度支郎中,这样对自己其实有利;而自己现任太府卿,太府寺无非职掌邦国仓储之事,让鲜于仲通任自己的副职,其实无用。他于是再叩首拜道:“臣再谢陛下圣恩。只是鲜于仲通长于吏事,若授其为太府少卿,非其所长。”

“起来说话吧。卿不欲使鲜于仲通入职太府寺,欲令其往何处呢?”

杨国忠起身答道:“陛下,微臣知道京兆府尹虚悬已久,就让鲜于仲通入京兆府主持如何?”

“呵呵,鲜于仲通现为六品秩级,授其为太府少卿,已为超授了。京兆府为上郡,其府尹为三品,朕若授之为京兆尹,岂不是大大超授了?”

“臣狂悖无知,全凭圣上之意。”

“也罢,就授鲜于仲通为京兆府少尹吧。待朕看看他是否有才具,再定下步行止吧。”

杨国忠不料今日得了一大注赌财,自己今后在京中就陡然有了两名强援,心中狂喜无比,又伏地叩首谢恩。李隆基眼观杨国忠欢喜的模样,心中也很满意。

这就是李隆基的思虑结果,他今后要大力培植杨国忠的势力,以使其与李林甫分庭抗礼,自己就可安稳而居。

李林甫对这次皇帝未与自己相商就授任杨国忠的二位恩人心存不满,但却不会如张九龄那样直谏皇帝,他乖觉地奉圣意颁下制书,授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鲜于仲通为京兆府少尹。回到府中,他又独居“精思堂”,默默地琢磨这件蹊跷事儿。

他明白,皇帝既有此行,说明皇帝与自己已有裂隙。那么这种裂隙是如何形成的呢?

杨国忠能够接近皇帝,且他近来又有义仓折绢之举得皇帝赞扬,莫非是杨国忠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吗?李林甫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因为杨国忠虽有贵妃的庇荫,其在朝中毕竟无根无底,现在还是谄媚李林甫的当儿,他绝对无胆向皇帝妄进谗言。

至于陈希烈等为数甚少的能够面圣之人,李林甫根本不相信他们敢对自己动手脚。

李林甫将诸人诸事儿想了一遍,最后得出了结论:莫非御史台出了毛病?

御史台与其他衙司不同,御史们的奏书除了可以按序经中书门下署理后上达皇帝,也可以隔过中书门下直接送入皇帝之手。李林甫这日遍寻无果,终于认定许是某位居心叵测的御史妄自奏书,其中定是叙说自己之短,由此让皇帝与自己有了隔阂。

是时,御史台之主官御史大夫空置,仅吉温为御史中丞主持台务。李林甫经过详思后觉得吉温不适合此职,原因有二:吉温长于刑狱不通文书,其面对一帮善于舞文弄墨的御史,实难驾驭;再者吉温心思活络,与安禄山暧昧不清,近来又与杨国忠打得火热,李林甫渐对吉温心生不满,因为王鉷的例子就放在眼前,王鉷虽得皇帝宠信,一直对李林甫忠心无比,吉温与王鉷相比,无疑落在下乘。

李林甫于是有了决定,他要向皇帝推荐王鉷兼知御史大夫,以掌控御史台。至于吉温,须将他调出御史台,找一个闲差使让他清醒清醒吧。

若想办妥这件事儿,须对皇帝察言观色,以掌握好进言的时机,此事也不忙在一时。然有一件急事儿,那是非办不可的,到了第二日辰时,李林甫罕见地驾临御史台。

李林甫的出行排场今非昔比,前数十丈有金吾卫鸣锣开道,左右还有数百甲士护卫,虽公卿见之,也纷纷躲避。昔日姚崇、宋璟与张九龄等人为相时,在大街上行走时无非一骑一仆而已,不刻意回避士庶之人。李林甫之所以行如此排场,固然有摆谱树威的考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是他知道自己这些年来结怨甚众,生怕刺客来袭,遂护卫重重。此前宰相不自视特殊,始终认为自己为普通之人,并不刻意与士庶之人保持距离;李林甫为相十余年,早将自己视为神人一般,如此就与士庶之人拉开了距离。

吉温事先不知李林甫要到御史台,乍闻恩相驾临,不禁慌得手脚忙乱,小心翼翼地将李林甫迎入衙中坐定,并问询恩相此来究竟。

李林甫脸色平淡,吩咐道:“你速将三院御史及主事以上官吏皆集于此堂,我有话说。”

御史台设三院,即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例设侍御史六人,掌纠举百僚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设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庭供奉之议;察院设监察御史十五人,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另有主簿、主事及令史等官吏。按照朝廷规制,这些人虽秩级不高(如监察御史仅为八品官员),皆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权力。

李林甫为相十余年,深知御史台的特殊地位,早依自己的口味将台内御史调换了数番。这些人皆得李林甫之恩,闻听李右相驾临,皆躬身疾趋而入,然后小心地向李林甫行礼。

李林甫眼观这些人鱼贯而入,他知道这些人皆经自己之手得以进入御史台。尽管这样,李林甫对他们并不放心。李林甫深知,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就是人心了,别看他们人人对自己恭谨非常,焉知其内心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

眼见人员到齐,吉温躬身说道:“右相大人,除了到郡县巡视三人未回,台内人员皆集于此,就请右相大人问话吧。”

李林甫露出他那惯常的笑容,眼光在堂内慢慢扫射一圈,然后开口说道:“我多年来忙于冗事,竟然未入御史台一回。呵呵,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如今天下殷富,朝野秩序井然,这其中就有御史台的功劳。林甫其实早就应该来慰问诸位了。今日方来,其实有些晚了。”

吉温急忙答道:“右相大人日理万机,却心系御史台,实为我辈幸运。”

其他人也纷纷说话,无非是些恭维与感激之语。

李林甫将手一挥,堂内顿时鸦雀无声,他又缓缓说道:“诸位不用自谦。如今朝列端庄,方使天下秩序井然,实为天下殷富、四方来朝的基石。若归根溯源,此为御史台职掌所在,有此好处,又有谁敢与御史台争功呢?”